這張圖片是林泰州導演的影像作品:《台北圓山工業區》,林導演刻意要在這作品中,讓台北觀眾體驗到近在咫尺的污染與生活共存事實。
前幾天好過日提到了有關高雄的產業想像,包含消失的「高雄電視台」。各位不妨想像,若在一個架空世界裡,「本台高雄報導」,會以怎樣的口氣報導「關渡輕油裂解廠」今天又跳機冒出黑煙,「圓山工業區」今天又發生居民中毒事件,而高雄當局今天重申存放在「大稻埕核電廠」燃料池裏頭的高階核廢絕對安全?
在想像這些錯置場面的過程中,或許大家可以更看見在長期失衡的國土發展中,外部成本由地方居民集體承受的荒謬。
-------------------------------------------------------
#高雄 #好過日
#Taiwan #Kaohsiung #Taipei
▼一秒訂閱高雄好過日▼
https://m.me/takaogooday
▼好過日IG▼
https://www.instagram.com/takaogooday/
《台北圓山工業區》, 數位影像輸出, 2017
------------------------------------------------------
<我身體就是空污監測站>林泰州影像個展
台北市立美術館 三樓3A,展期:2017/07/15--2017/09/17
作者將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現場外的圓山風景區,故意合成了許多中南部著名工業區的煙囪、輸油管與油槽。林泰州想要透過視覺藝術讓台北觀眾感受到中南部工業汙染與空氣灰濛的生存現實,讓北部人感同身受,看中南部空污嚴重而不要旁觀產生「鄰避情結」(NIMBY,not-in-my-back-yard,認為工廠離我家遠而不關我事)的疏離態度。
-------------------------------------------------------
用身體抵抗,以影像吶喊—林泰州的影像行動主義 (文/郭力昕)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my-body-is-an-air-qual…
環境抗爭的藝術實踐—林泰州影像個展(文/傅遠政)
http://mag.ncafroc.org.tw/single.aspx?cid=765&id=768